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9 月 9 日
前言
現代人普遍過著久坐的生活,長時間保持相同的姿勢容易造成肌肉繃緊,其中最受影響的是髖屈肌群。
髖屈肌群的繃緊可能導致骨盆前傾和下背酸痛,也可能在下肢訓練中產生代償,導致痠痛的感覺,例如硬舉時感到腰部繃緊,深蹲時卻感覺臀部沒有受到刺激,這很可能是由髖屈肌群繃緊引起的。
那麼,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髖屈肌群繃緊的問題呢?答案就是透過湯瑪士測試(Thomas test)。
湯瑪士測試是一種柔軟度測試,用來評估髂肌、股四頭肌(股直肌)以及闊筋膜張肌這三組肌肉的張力。只有找出繃緊受限的肌肉,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改善緊繃狀況。
如何執行湯瑪士測試?

首先,找一個比小腿還高且能平躺的平台,然後按照以下步驟進行:
- 操作者坐在平台邊緣,慢慢躺下,確保大腿後側的1/3與床面接觸,而2/3懸空
- 同時屈膝抬起兩隻腳
- 用雙手抱住非測試腳,以穩定骨盆
- 將測試腳慢慢往前並往下延伸
接著會出現以下四種結果:

- 側面觀:大腿後側無法貼到平台:代表是髂肌緊繃(見圖1)。
- 側面觀:大腿後側貼著平台,但膝屈角度小於80度:代表是股四頭肌緊繃(股直肌)(見圖2)。
- 側面觀:大腿後側無法貼到平台且膝屈小於80度:代表是髂肌及股四頭肌緊繃(股直肌)(見圖3)。
- 正面觀:大腿往外偏 移:代表是闊筋膜張肌緊繃(見圖4)。
評估後如何改善緊繃的肌肉?
1.髂肌
影片教學:髂肌伸展(6:37~8:33)
- 仰躺姿勢讓滾筒放在臀大肌上緣
- 腹部微微收緊出力做支撐(不需要過度收緊或感覺費力的狀態),將對側腳抬起屈膝抱向胸口
- 保持平穩呼吸停留30秒
2.股四頭肌
影片教學:股四頭肌放鬆(抑制)
- 將大腿前側分為上中下三段,內中外三段,總共切分成九個區域
- 以趴姿手肘撐地,將要放鬆的那隻腳伸直,另一隻腳則是屈膝跪地
- 從下段開始來回滾動尋找激痛點,找到激痛點以後做15-30秒的停留按壓,酸痛感會慢慢下降,如果比較緊繃可以增加停留時間
- 同樣在股四頭肌的下段找到內側及外側尋找激痛點,同樣按壓15-30秒
- 用撐地的手肘把身體往腳底板的方向推動,尋找股四頭肌中段的激痛點,重複以上步驟
- 用撐地的手 肘把身體往腳底板的方向推動,尋找股四頭肌上段的激痛點,重複以上步驟
3.闊筋膜張肌
影片教學:闊筋膜張肌抑制
- 斜趴姿將按摩球放在按摩腳的褲子口袋附近(髂前上棘外側、避開骨骼)
- 保持腹部微收縮避免腰背不適、保持平順呼吸,並彎曲按摩腳的膝蓋
- 以膝蓋做為支點將小腿向內、向外擺動做出股骨內外旋以按摩闊筋膜張肌不同面向
總結
最後總結一下,當我們感覺到下背不適,或者發現骨盆前傾、在下半身訓練中出現代償,感受到痠痛的地方不對勁時,可以運用本文所介紹的湯瑪士測試進行篩查,明確了解到底是哪一組肌肉出現了問題。找到問題所在後,我們可以透過滾筒按摩或伸展等方式,降低肌肉的張力,然後再進行第二次湯瑪士測試,觀察是否有改善。
在我的教練培訓中,我經常強調一句話:「沒有檢測,都是猜測」。雖然有些人可能憑直覺找出問題點,但這種「直覺」通常是經過數百次、上千次實際檢測所積累出來的經驗。我認為,只有透過評估,才能準確對症下藥,改善問題。而湯瑪士測試(Thomas test)是我認為最基本、也是教練必須掌握的評估方式之一。

作者:Bi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