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解剖與動作模式整合

Bii

「解剖學就好比人體的使用手冊」

為什麼腹橫肌會代償抑制橫膈膜的功能?
為什麼胸小肌能下壓肩胛,卻同時是呼吸的輔助肌?
為什麼硬舉時只有腿後會痠,完全感受不到臀肌?
當肩胛上抬動作出現障礙時,該如何判斷上斜方肌和提肩胛肌何者失能?

了解肌肉的連結點和走向,將有助於我們理解動作產生的方式和肌肉的功能,進而設計符合生物力學的動作。當我們對「使用手冊」有更深入的理解時,就能更有能力解決複雜的動作障礙,讓肌肉各司其職,減少代償現象。

「教練的本質是帶領訓練」

在過去,當我們感覺肌肉繃緊時,很自然地會使用滾筒進行按摩放鬆。儘管這種方法表面上很直覺, 但在多數情況下,肌肉繃緊的原因是因為缺乏離心能力。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,當我們花費更多時間在放鬆上時,就勢必會壓縮訓練時間。

對於教練來說,「動作」是我們最大的武器,以「動作改善動作」是我們的首要選擇。本課程將教授如何透過姿勢訓練肌肉的功能,大幅降低放鬆伸展的時間。

如果你是一名訓練愛好者,本課程將透過肌肉解剖學的學習,優化你的動作模式。
如果你是一名健身教練,本課程將幫助你把零散的肌肉解剖知識系統化,建立專業感。

learn

你將會學習到

肌肉的連結點
肌肉的動作及功能
肌肉的誘發手法
肌肉的順應性訓練
常見的動作障礙及改善方式
呼吸動作模式及常見代償

group

適合對象

私人教練
運動教練
體育老師
有興趣的一般民眾

lecturer

講師

Bii
相關經歷
  1. 台灣NSCA-CPT講師
  2. 動動好東門館店執行長
  3. 上下肢整合訓練講師
  4. 教練的自我經營術講師
專業證照
  • ACE Personal Trainer 美國國家運動委員會國際私人教練
  • NASM CES 美國國家運動醫學院 運動矯正專家
  • KettleBell Concepts(KBC)Level 2
  • FlexibleSteel Lv.2 鋼印靈活訓練認證

comment

學員回饋